论十堰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论十堰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一、上津古镇及其开发现状 上津古镇,又名“柳州城”、“靴子城”论十堰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始建于明代永乐初年,古镇北枕秦岭,南临汉江,素有“秦楚咽喉西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天子渡口”之称。是全国目前仅有的保存较完整的四大县级古城之一。1992年上津古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古镇,目前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十堰市唯一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 上津古镇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基本上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重建),元贞观、城隍庙(遗址)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馆(南会馆)、北会馆、天主堂、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10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现存完好)。其中,尤以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明清古街和四合院)等最有价值。 为了促进文物保护、挖掘上津古镇文化资源、加快郧西经济发展,郧西县委、县政府加快了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全力把上津镇打造成中国的“小长安”。目前,上津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省发改委、住建厅已将“上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项目”纳入了“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根据上津旅游资源和今后发展规划, 上津古镇的形态和功能将由原来的街区配置功能变为“一轴” 、“两带” 、“七片区”。未来上津将大力挖掘铁箍云峰、三山叠翠、白岩云桥、天桥古洞、仙鹤凌霄、嵩山仰止等“上津八景”和高速路入口附近的山水游、红色文化,在镇区内部开发五大景区,具体为“北关繁街”、“古县生辉”、“东山青幔”、“瀛洲卧荷”、“故县残垣”五片景区,每片景区都设置了与之对应的景点\[1\]。 二、上津古镇文化旅游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一)周边古镇资源丰富,竞争对手强大 上津古镇位于鄂西北,周边省市文化底蕴深厚,古镇旅游资源丰富,上津古镇旅游文化资源开发面临强大的市场竞争对手。有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称的黄龙溪,号称青城后花园的街子场,南方丝路上的古驿站上里都是四川的旅游名镇。磁器口、龚滩、路孔、金刀峡、双江、名山、丰盛、文峰、松溉、长寿古镇入选重庆十大最美古镇。陕西媲美周庄的人间仙境青木川古镇,具有楚韵的江汉古镇活化石凤凰古镇以及东方人类民居的活化石党家村等也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山西中外驰名的平遥古城,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碛口古镇、封闭式古堡建筑群乔家大院,更是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河南对朱仙镇、荆紫古镇、禹州神?镇等古镇也加大了开发保护的力度。上述四省的古镇旅游文化资源或已驰名中外,或已初具规模,上津古镇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前有猛虎,后有追兵,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这就要求上津古镇在旅游资源开发中深入了解游客需求,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资源。 李亮:论十堰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26卷第4期(二)中国“小长安”的旅游文化市场定位是否准确 上津古镇市场开发定位为中国“小长安”。首先,这一市场定位是否契合上津古镇秦风楚韵的文化积淀?上津古镇位于陕鄂交界处,素有“秦寨楚城”之称,秦风楚韵是上津古镇主要的文化特征,“小长安” 的文化定位能否反映上津古镇的整体文化面貌?其次,“小长安”风情是否会被大长安的风采所掩盖?西安十三朝古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2\],历史传承的雍容儒雅,大气恢弘使得西安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小长安”的文化定位是否会被大长安熠熠光辉所掩盖?第三,“小长安”能否吸引见惯了秦砖汉瓦的陕西游客?上津古镇离西安不足200公里,西安是上津古镇非常重要的客源地,然而,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拥有中国最大规模仿唐建筑群论十堰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拥有中国最大的展现唐代诗歌文化的雕塑群,有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的仿唐建筑――紫云楼,园内仿唐建筑含括了唐时期所有建筑形式。

大唐芙蓉园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博大气势、繁荣和尊贵。见惯了秦砖汉瓦的陕西游客能否对上津古镇――中国“小长安”产生兴趣,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考量。准确的文化定位是古镇发展的灵魂,“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意向是江南古镇的精神特征,神秘瑰丽的湘西风情使得湖南凤凰古镇游人如梭。只有准确、独特的市场文化定位才能使得上津古镇在众多的古镇旅游开发中脱颖而出。 (三)上津古镇尚未有效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目前,无论是自驾游还是报团旅游都是线性旅游,游客都会选择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来设计路线。因此,积极融入旅游文化市场,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是上津古镇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上津古镇周围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上津文化旅游区更是在西安―武当山―武汉―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然而,上津古镇在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融入区域旅游市场还有很大不足。 三、上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 (一)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是上津古镇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基础 1.上津前期规划上应考虑古镇的综合利用。古镇旅游开发,往往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宣传当地文化旅游特色,进而扩大古镇影响,增强知名度。例如,乌镇举办中外摄影文化节,周庄古镇举办水乡财神节等。

故此,上津在前期规划上不仅要考虑到古镇办节、办会功能,还要意识到古镇的综合利用功效。只有将上津古镇综合利用,才能增强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上津可将古镇功能扩展到影视基地、民俗参观教育基地、民俗文化装饰生产加工基地,力求为古镇的深入可持续开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科学管理是古镇发展的灵魂。科学管理是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古镇旅游虽然如火如荼,但是由于管理缺失,导致古镇各种问题频发:例如垃圾污染问题、黄金周游客承载能力问题、湖南凤凰古镇门票收取等问题。上津要吸取经验教训,强化古镇管理,着重加强市场运营管理、古镇收益分配管理、商业开发方式及规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以及古镇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管理,力图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旅游业经济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3.加大投资是古镇开发保护的保障。古镇的开发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可以这样说,资金就是古镇繁荣发展的血液。据了解,浙江乌镇先后投资500亿进行古镇的开发与保护,陕西的国家级贫困县柞水,计划投资17亿全面启动凤凰古镇保护项目建设,而郧西上津古镇投资总计不超过3.5亿。据统计,郧西县2009至2011年,先后分别投入5000万元、8000万元和4亿元,开发五龙河、龙潭河、天河等旅游景区。

郧西县整个县的旅游开发投入加起来不及其他地方一个旅游项目的投资,这就要求郧西县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上津古镇的开发与保护。 (二)打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 通过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进行文化旅游需求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上津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大力开发体现上津地方风土人情的旅游产品。打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旅游产品设计要强化深度体验,跨越游山玩水、观光休闲为主的初始阶段,逐渐过渡到全方位的文化服务与综合开发、多层次的文化生产与消费的新阶段。打造撑起古镇旅游的精品景点,避免旅游产品单一,开发模式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上津古镇要从表面观光向深度体验,单一经营到综合开发的方向发展,力求综合效益最大。 (三)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拓宽上津古镇发展道路 整合是一种共赢的手段,合作区域实行旅游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整个区域旅游业的优势互补,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3\]。郧西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区域旅游市场合作,积极整合旅游资源。一是整合区域层面的西安―武当山―武汉―三峡旅游黄金线。上津古镇应借助优越地理位置和旅游文化条件,积极作为,努力成为这一黄金旅游路线的游客吞吐中转站。

二是市域层面旅游资源整合。上津古镇可通过举办七夕天河文化节,承办武当道教文化研讨会,打造上津古镇、五龙河、武当山等景区旅游黄金线。三是县域旅游文化资源整合。上津古镇可与县内其他精品旅游资源展开合作,通过制定郧西一日游等旅游路线等方式,形成县域旅游文化资源集群效应。上津古镇应从这三个层面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市域、县域旅游文化资源良性互动,拓宽古镇发展道路。 (四)适度商业开发,保护上津古镇历史意韵 布迪厄将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资本概括为三种类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4\]。故此,商业化是古镇复兴的必由之路。然而,过度商业化却成为古镇开发与保护的致命伤。古镇体验游的最大魅力在于远离城市的原真性生命体验,过度商业化则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生存方式和历史意韵,上津古镇的开发应吸取教训,走保护和开发并行的道路。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对上津古镇的开发管理。古镇过度商业化是由市场的盲目性而引发,那么通过引入外部约束作用,特别是政府的预见性措施西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则完全有可能避免市场机制的缺陷\[5\]。 上津古镇秦风楚韵西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神奇瑰丽。我们在开发其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准确定位,深入挖掘其独有的文化品位,同时,积极吸取国内外其他古镇开发的经验、教训,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与保护政策,争取取得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闵波.郧西上津4A级景区建设进入开发阶段\[EB/OL\].http:///html/index/kb/20116/21/.html. \[2\]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 \[3\] 王迎涛.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1):6872. \[4\] 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 \[5\] 保继刚,苏晓波. 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