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老城保护和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一、近年来老城保护和利用工作稳步推进

近两年,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老城保护工作已经重视,在思想上、规划上、项目上、基础性工作上都逐步开始启动。

一是广大干群普遍重视,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近两年古城保护的宣传和专题协商的推进,各级干部对老城保护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什么时候开始,广大市民对老城保护的关注之情、老城整治的迫切心情和老城利用的参与热情与日俱增。

二是老城勘察全面展开,保护规划加快论证。积极开展了《宝应老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聘请省级著名规划专家组织具体的勘探、分类和定位,形成了规范的规划草案,已几易其稿,充分体现宝应老城的格局保护、古街巷保护、水系保护,古民居、古商铺的保护和民俗文化保护的特色。

三是遗迹修复有效启动,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建设部门对学宫景区实施了综合整治工程,恢复了迎秀桥、泮池、灵星门、三鼎甲牌坊。同时,还对中大街部分商铺的风格进行了改造试点。今年,县政府又把朱家祠堂、5座古城市河桥的修复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古城市河冲污活水工程,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今年又投入数百万元正在实施鱼市口以东古城市河的污水管网工程,明年可望全部竣工。供电系统投入1700多万元,实施老城区线路升级改造工程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什么时候开始,近期可望结束。

四是文保单位重新核定,宣传普查有序推进。组织专门力量对老城区地面文物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确定了50余处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点。目前,又结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广泛发动社区,把普查工作做细做实。还结合每年六月的“文化遗产日”,开展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

二、老城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文物遗迹损坏较重。文物建筑多数年久失修,正在以加倍速度损坏。刘氏五之堂不少部位已改建,朱家祠堂局部墙面开裂,尤其是毛家当铺楼顶已局部坍塌,险情正在不断加剧。

2.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老城区路灯暗µ,没有消防设施和通道,安全隐患很大。少数路段甚至还是土质路面,公共活动场地窄小,绿化十分稀缺。

3.老城执法管理力度不大。房屋乱搭乱建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搭建在路旁,有的搭建在河旁,更有甚者干脆搭建在城市河上,带来整治的难度不断加大。个别有污染排放的企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还在于缺乏科学的保护理念,缺欠全面的规划引导,缺少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加快古城保护和利用的对策建议

1.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找准老城保护工作的结合点。要把老城保护利用和旅游开发、改善民生、运河申遗、创建品牌相结合,同步思考,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一要把加快推进老城保护利用,作为壮大旅游业的独特文化资源。宝应老城清代形制业态尚存,南北古街纵横数里,城市河道蜿蜒万米,数十旧巷阡陌相间,众多遗迹镶嵌其中,均维系着千年文脉,承载着厚重历史。只要加以修整利用,并挖掘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就能使老城核心街区成为小桥流水、古韵遗风、自然恬静、彰显魅力的旅游景观区。二要把加快推进老城保护利用,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民心工程。把老城区的保护整治作为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共促和谐的实事项目,通过宣传、解读,广泛争取广大市民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热爱老城区、保护老城区、建设老城区”的共识,共建老城区美好家园。三要把加快推进老城保护利用,作为融入运河申遗的有机组成部分。宝应运河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被《人民政协报》称为“运河文化的凝聚地”,扬州又是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通过老城保护利用,可以乘运河申遗东风,既争取上级支持,又有效宣传自身。四要把加快老城保护利用,作为创建历史文化品牌的必要基础条件。宝应县城的现状符合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的基本要求,只要稍加推动和组织实施练市镇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什么时候开始,就能创成这一文化品牌,进而向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迈进,进一步优化地方的人文环境。

2.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县老城保护和利用工作稳步推进,形成老城保护工作的推动力。建议要建立“五个一”:一套班子。就是县里成立老城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挂帅。一个工作机构。就是要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共同参加,长设机构,坐阵办公。一支执法队伍。就是要努力组建一支综合执法队,由城建、文化、公安、水利、环保、土地等执法部门共同参加,强化执法手段和力量。一个专家小组。就是要成立老城保护利用的研究、咨询组织,负责对历史文化和文物景点的解读,成为老城保护利用的“智囊团”。一套运行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目标考核、定期通报、专家咨询、舆论监督等规章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3.通过完善总体规划,促进老城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制定和完善规划要体现以下要求:一是要挖掘独特性。大胆突破“千人一面”的规划模式,张扬地方的独特个性,就宝应的特点来讲,就是要挖掘南北交融的地域特色,崇儒尚廉的文化特色,因“运”而生(内外运河)的水乡特色。二是要坚持完整性。必须把整体保护、全面保护的理念贯穿到老城保护整治的全过程,在明确保护范围的前提下突出重点保护。保护范围应为北至泰山西路、南至南城根路,东至安宜南、北路,西至运河路,这样才能恢复老县城历史原貌。三是要体现原真性。针对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确定不同的保护标准,核心保护区内严格按照历史原貌的要求,建设控制区除文保单位和重要街巷外,按照和历史风貌环境相协调的要求进行保护。民居改造可以使古色古香的外观和较为现代的内部设施和谐共生。四是要保持延续性。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明确保护利用的五年时间表,分年度、分阶段、分区域、分项目推进。五是要增强可读性。要加强对老城区历史文化的解读,在保护修复文物遗迹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确定利用途径。通过恢复历史功能,开设陈列室,创办各类展览馆、纪念馆,修复古商业街、恢复老字号、恢复古街巷名,充分挖掘文化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

4.通过实施多元投入,做实老城保护工作的支撑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老城保护利用资金的渠道,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的投融资机制。一要政府适当划拨。从城市建设资金中划出一块专门用于老城改造,以县财政为主,安宜镇适当承担,并逐年加大投入比例。二要积极向上争取。加强计划制定、项目包装、对上联络,通过积极创建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争取纳入运河申遗计划、挤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渠道,向国家、省市争取专项资金。三要加强市场化运作。积极吸收外资、民资参与老城区建设工程,积极开展对外招商联合开发。宁国寺扩建工程的招商引资取得明显进展,可以考虑与泰山殿(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名山”)进行嫁接加快推进。修复文物遗迹还可以Ë投资Ë使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四要调动社会捐资积极性。吁请社会各界和海外人士捐资。

5.通过出台政策规定,调动社会参与老城保护工作的积极性。第一,要制定好老城保护的管理规定。迅速出台关于老城区保护和整治暂行办法的规范性文件,完善配套历史街区和重要遗迹周边整治专项详细规划,使保护和建设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执法更加有力,并有效发挥居委会和市民的监督作用。立即叫停一切违章建筑,逐步整治地下管网综合系统,限期搬迁有污染的企业,坚决避免走再污染、再治理,乱搭建、只罚款的老路。第二,要制定好民居改造的扶持政策。重点抓好古迹、古街巷、古河道(“三古”)的维修和整治。尤其对历史街区内民居外观的整治、维修,要坚持以人为本制定专门的补贴政策,借鉴扬州市区的做法,根据房屋产权、保存状况、住户经济条件的不同,给予30%左右的维修补贴,对特殊困难户可提高到40-50%,调动广大市民投身民居改造的积极性。在确定维修标准、实施市场运作、明确审批程序的基础上先行试点,逐步在面上推开。对古商业街店面的经营,在维修的基础上,试行行业准入制,提倡恢复老字号,保留传统工艺,经营地方特产、工艺品、文化礼品等。对民居确有安全隐患而改造政策尚未出台的过渡时期,先制定排险的有关规定。对必须搬迁的困难家庭县老城保护和利用工作稳步推进,通过从宽安置住房面积、提取公积金、给予购房资金补贴、提供限价商品房、安排廉租房或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腾让置换。第三,要制定好老城保护的激励办法。对在老城保护过程中及时举报破坏行为的市民给予一定奖励,对捐资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精神奖励和社会荣誉,或在修复的遗迹中给予留名纪念。